供应链的定义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和模式。
供应链的五大角色
(1)原料供应商原料供应商主要负责原料的收集、整理、加工,然后将原料转卖给下游的制造商。原料供应商可以从原产地直接收购原料,也可以从下游原料供应商处收购原料,还可以自己自行种植/养殖原料。
(2)制造商制造商也叫生产厂商。主要负责将采购回来的原料加工为半成品/成品,再将半成品/成品销售给下游客户。下游客户一般是分销商。当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制造商也可以直接面对终端用户进行产品销售,这样可以省去中间环节,让产品的成本更低。
(3)分销商分销商主要负责将制造商生产的成品批发过来,再通过自己建立的分销渠道将产品销售给客户。
(4)零售商零售商主要负责从分销商(或者直接从制造商)处采购产品,并向终端用户进行销售。我们日常购物的家乐福、沃尔玛、物美等大型超市,全家、7-11、美宜佳等便利店,以及线上的京东、天猫等都属于零售商。
(5)终端用户供应链最末端使用产品的个人/企业,是产品的最终用户,为产品和服务买单。产品的需求是由终端用户发起的,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好坏,也是由终端用户来评价和反馈的。
供应链管理的4个阶段
第一阶段:供应链孤岛阶段。
企业早期的阶段,公司以实现销售目标为主,没有供应链管理的意识。
① 员工较少,内部管理比较原始,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不够清晰,有事大家一起干。
② 以库存换服务,一般会积压大量的库存,用以应对突发情况,没有销售预测和计划。
③ 仓库管理比较粗放,效率比较低,差错率较高。
④ 使用的系统比较原始,一般是单机管理系统,或者Excel表、纸质账本。
第二阶段:内部供应环阶段。
企业业务基本成型,有一定的管理手段,有基本的成本效益意识,但更多是站在部门的角度,而不是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① 有明确的部门职责分工,但职能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闭环,没有公司维度的成本意识。
② 对待客户和供应商还是原始的买卖思维,没有合作意识。
③ 采购、仓储、物流等部门在自己的领域里能充分考虑降本增效,不太关注其他部门的情况。
④ 有系统对各部门的业务进行辅助管理,但没有实现信息的横向关联,单据流转以纸质单据流转为主。
第三阶段:内部供应链集成阶段。
企业业务已经相当稳定,企业开始关注业务流程的整体成本和效率,主要表现如下。
① 企业开始关注整体目标,打破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壁垒,使内部流程更加顺畅。
② 以客户服务体验为目标,引进一些供应链管理手段来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供应链的效率。
③ 各部门共用统一的供应链系统(如ERP系统),基础数据、业务单据实现横向联通,系统流程顺畅、无阻碍。
第四阶段:扩展供应链阶段。
企业不仅实现了自己内部供应链的管理,还为整条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做出贡献,主要表现如下。
① 企业与其上下游客户和供应商由竞争关系变为合作共赢关系,通过协同作业,保证整体目标最优。
② 供应链上下游共享资源、共享库存,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供应链流通过程中的浪费。
③ 系统建设从企业内部优化延伸到企业上下游,一般以核心企业为中心,辅助上下游企业一起实现协同目标。
因为供应链体系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有实力投入重资本进行供应链体系建设,所以从整体来看,国内的供应链发展还处于初期,很多小型企业的供应链发展仍然处于第一、二阶段。
ERP和SCM系统的关系